星泰轴承分享圆锥滚子轴承与调心滚子轴承在生产的应用
轴承是伴随人类工业文明的出现而开始步入历史舞台。根据最近发布的全球轴承市场预测分析报告,全球各类轴承的需求量预计将以每年8.5%的速度告诉增长,2014年将达到约800亿美元。西方开始工业革命后的十八世纪中期,轴承作为独立的机械元器件开始出现。二十世纪初,轴承技术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开始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轴承行业。进入二十一世纪,轴承已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零部件,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各类主机的工作精度、性能、寿命、可靠性等各项指标,都与轴承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的迅速发展,高精密的交叉滚子轴承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传动件成为束缚的瓶颈,着眼未来,洞悉全球市场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全力打造精密交叉滚子轴承中国最大生产基地,为交叉滚子轴承国产化倾尽全力。
圆锥滚子轴承解析如下:
1.该类轴承装有圆台形滚子,滚子由内圈大挡边引导
2.设计上使得内圈滚道面、外圈滚道面以及滚子滚动面的各圆锥面的顶点相交于轴承中心线上的一点
3.单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双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4.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
5.按接触胸(α)的不同,分为小锥角、中锥角和大锥角三种型式,接触角越大轴向负荷能力也越大
6.外圈与内组件(内圈与滚子和保持架组件)可分离,便于装拆
7.后置辅助代号"J"或"JR"的轴承具有国际互换性
8.该类轴承还多使用英制系列产品
主要适用的保持架:
钢板冲压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销式保持架
主要用途:
汽车:前轮、后轮、变速器、差速器小齿轮轴。机床主轴、建筑机械、大型农业机械、铁路车辆齿轮减速装置、轧钢机辊颈及减速装置
调心滚子轴承的使用与配合技巧:
使用注意事项
调心滚子轴承使精密零件,因而在使用时要求相应地持慎重态度,既变使用了高性能的KOYO调心滚子轴承,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效果,所以,使用KOYO调心滚子轴承使应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KOYO调心滚子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即使肉眼看不见的微笑灰尘进入KOYO调心滚子轴承,也会增加KOYO调心滚子轴承的磨损,振动和噪声。
使用安装时要认真仔细,不允许强力冲压,不允许用锤直接敲击KOYO调心滚子轴承,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使用合适、准确的安装工具,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极力避免使用布类和短纤维之类的东西。 防止KOYO调心滚子轴承的锈蚀,直接用手拿取KOYO调心滚子轴承时,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优质矿物油后再进行操作,在雨季和夏季尤其要注意防锈。
KOYO调心滚子轴承的配合: 滚动KOYO调心滚子轴承的内径尺寸和外径尺寸是按标准公差制造的,KOYO调心滚子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座孔的配合松紧程度只能通过控制轴颈的公差和座孔的公差来实现。KOYO调心滚子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KOYO调心滚子轴承外圈与座孔的配合采用机轴制。
正确选择配合,必须知道KOYO调心滚子轴承的实际负荷条件,工作温度及其他要求,而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此,多数情况是根据使用精研选择配合的。
负荷大小:
套圈与轴或外壳间的过赢量取决于负荷的大小,较重的负荷采用较大的过赢量,较轻的负荷采用较小的过赢量,
星泰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32312L
32312L型号圆锥滚子轴承具体参数如下所示:
内径:60(mm) 外径:130(mm)
内圈高度:46(mm) 外圈高度:37(mm)
动载荷:226700(N) 静载荷:303000(N)
装配高:48.50(mm) 滚子数:16 重量:2.861(kg)
--责任编辑:星泰轴承01-采购顾问
版权所有http://www.xtzc.com.cn (星泰轴承)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星泰轴承分享圆锥滚子轴承与调心滚子轴承在生产的应用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轴承配置对精度的影响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调心滚子轴承的安装要充分研究
-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
- 星泰轴承密切关注中国“玉兔”踏上登月之旅
- 我国轴承企业将迎接“品牌时代”的到来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轴承运转过程的检测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合适的游隙与轴承使用寿命的关系
- 星泰轴承厂家关注;正确判断滚动轴承运行规律与故障
- 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加码中国市场 打造核心竞争力
最新资讯文章
- 星泰轴承分享圆锥滚子轴承与调心滚子轴承在生产的应用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轴承配置对精度的影响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调心滚子轴承的安装要充分研究
-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
- 星泰轴承密切关注中国“玉兔”踏上登月之旅
- 我国轴承企业将迎接“品牌时代”的到来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轴承运转过程的检测
- 星泰轴承厂家分享:合适的游隙与轴承使用寿命的关系
- 星泰轴承厂家关注;正确判断滚动轴承运行规律与故障
- 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加码中国市场 打造核心竞争力
您的浏览历史
